安装工程应用技术简介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1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6.1.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是近年来风管加工制作的新技术,与传
统角钢法兰连接技术相比,具有制作、安装生产效串高,操作劳动强度降
低,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等特点。不仅在国外广泛应用,在我国也已具有一
定市场应用量。
薄钢板法兰风管的风管与法兰同为一体(或镀锌板制作的法兰条),风管
 间的连接采用弹簧夹式,插接式或顶丝卡紧固方式。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制
作,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可采用单机设备分工序完成风管制作:也可
采用在计算机控制下,将下料、风管管板及法兰成形一次完成的直风管制
作流水线。流水线使用镀锌板卷材,从根据风管需要连续进行管材下料到
半成品加工完成,全部工序只需30秒钟,实现了直风管加工和风管配件
下料的自动化。异形风管可采用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下料,有效节省传统
展开下料繁琐操作所耗费的时间。
(2)技术指标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通风与空
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 3-2002以及建设部部颁标准《通风管道
技术规程》JGJl41-2004规定.
(3)适用范围
矩形薄钢板法兰风管适用于中、低压通风及空调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含
空调净化系统).风营长边尺寸一般为2000mm以下。超出此规格尺寸的风
管,可采取加固措施。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在国内的建筑工程中,例如在许多高层
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通风空调工程中送、排风的中、低压系
统及空调系统(含净化空调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  比较典型的工程有北
京东方广场、中国银行大厦,北京远洋大厦、中国大剧院等大型代表工程.
6.1.2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簿壁不锈钢给水管道是一种取代镀锌钢管最理想的管材,可以有效地避免
水质的“二次污染”。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技术摒弃了螺纹、焊接、胶
接等传统给水管道连接技术,是采用不锈钢水管专用连接管件的新型、耐
久连接型管件,具有保护水质卫生、抗瘸蚀性强、使用寿命长以及优良的
力学性能等主要特征。
(2)技术指标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执行标准CB/T19228.1—200 3;薄壁不锈钢水管执
行标准CB/1922 8.1—2003;0型密封幽执行标准CB/19228.3—2003
薄壁不锈钢水管及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的材料一般采用奥氏不锈钢。
0型密封囤采用丁基橡胶,耐热水、抗老化、抗添加剂,适用于饮用水。
(3)适用范围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技术使薄壁不锈钢给水管道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给
 水、饮用水、排水采暖等管道系统中。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薄壁不锈钢卡压式连接水管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比较典型的工程
有:北京人民大会堂冷热水工程、国家财政部办公搂直饮水工程、上海汤
臣花园热水工程、上海F1国际赛车场冷热水工程、大庆36000户人家直
饮水工程。
6.2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是施工管理技术,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电子版的
  应用,为施I过程控制以及竣工资料整理提供丁较好的条件-为了更好的
  落实和调整I程建设方、监理及设计的各项要求,合理分布机电工程各专
 业管线的位置,在设计交底和综合申囤阶段,  由机电总承包方采用机电管
  线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设计和施工之间的衔接,为机电总承
 包方有效协调各机电专业分包方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施工的/愤利进行
  创造条件。
  (2)技术特点
  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的推行与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各安
  装专业施I阶段管路(线)交叉打架.衔接不当而造成的返工浪费、提高工
  程质量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技术特点如下:
  ① 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较快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②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通过采用综合图纸解决在保证功能情况下机
  电统内部管线的标高和位置问题,避免交叉时产生冲突,同时还要配合
  并满足结构及装修的各个位置要求。综合中国的水平不仅仅依赖于各专业
  施工员的施I管理经验,而是通过施工过程在计算机上的预装配,尽可能
  全面发现施I图纸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尽可能在施工准备阶段全部解决。
  ③ 通过机电营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在排列各种管道(线)时考虑运行管
  理维修和二次施工对不同管线尤其是先后施工的管道(线),综合图纸要
  预考虑到先施工的管道(线)不要影响后续施工的管道(线)。同时,综合
  平衡还可考虑对于需要维修和二次施工的管道(线)的安排,对于以后需要
  维修出足够的位置。
  ④ 施工本控制是I程项目管理的重点。通过应用管线综合平衡技术,机电
  安装施工单位可以主动进行成本控制,如采用综合支吊架,可减少施工安
  装后的拆改工作量,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
  由于图纸制作处理审核全在现场,使与机电项目有关的管理及施工人员
 (包括甲方、监理、总包、劳务分包),均通过综合图涉及的专业内容(各
专业图纸的综合图、机电样板的汇总报审图、与上建的交接田、方案附图、
洽商附图、报验囤及工程管理用图等)进行管理调整,及时掌握变更状况。
(3)适用范围
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对加强机电总承包工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是经过工程检验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在工程管理中推广,特别是在机电
总承包管理工程中推广应用,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4)己应用的典型工程
近年来机电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在许多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机电
总承包管理工程中逐渐得到普遍应用,比较典型的工程有东方广场工程、
Soho现代城工程、光彩国际中心工程等。
6.3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6.3.1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采用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技术和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冷缩接头技术,首先对电缆确定绝缘外径提供电缆头套管范围,用PVC带
绑扎剥开电缆,保留35mm铜屏蔽,进行良好电缆头预处理;用恒力弹簧
将接地编制线固定在铠装带上,对冷收缩套管安装要保证冷缩终端的有效
距离及顶部防水密封;安装冷缩式终端头要保证土绝缘光滑,并分段标识。
(2)技术指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I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
本性能要求》
 (3) 适用范围
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技术对于单芯的适应于6kV—3 5 kV单
芯户内外热缩终端接头芯线截面积为35·630mm~的铜带屏蔽、无铠装的聚
乙烯绝缘电缆; 三芯的适应于6kV—35 kV三芯户内外热缩终端接头和热
缩中间接头电缆为铜带屏蔽、钢带铠装的聚乙烯绝缘电缆。
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冷缩接头技术对于单芯户内外冷缩终端和冷缩
中间接头,芯线截面积为35—6 30mm’的铜带屏蔽、无铠装的聚乙烯绝缘电
缆;  三芯的适应于6kV—35 kV三芯户内外冷缩终端接头和冷缩中间接头
电缆为铜带屏蔽、钢带铠装的聚乙烯绝缘电缆。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在国内的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工业
 厂房等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比较典型的工程有镇海炼化热
力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北仑热电厂等。
6.4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6.4.1通信网络系统
(1)主要技术内容
通信网络系统是指: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用户接入网(xDSL、HFC
和FTTx等)、VSAT卫星通信系统、微蜂窝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无线信号覆
盖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公共
及紧急广播系统等。  对于建筑工程中的通信系统不同于电信圾的主干通
信系统。但他们确是构成信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
化通信手段已是建筑工程的必需。
(2)技术指标
CB/T 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Y/T 106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信息
产业部、广电总局等系统的技术标准。
6.4.2计算机网络系统
(1)主要技术内容
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各
独立用户终端计算机连接起来.达到资源共享。主要有以太网、ATM交换
网、令牌环网络。
(2)技术指标
信息产业部、国际相应标准和规范。
6.4.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主要技术内容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由现场数据采集/控制设备(DOC)、传输网络、和中
心土控制设备组成,主要功能是完成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控制及自
动化管理,实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要求。主要实现:
1)对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管理功能
2)对空调与通风系统的控制功能
3)对变配电系统的监视功能
4)对照明系统的检测控制
5)对给排水系统的监视控制功能
6)对电梯与电动扶梯系统的监视功能
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主要设备间的数据通信
(2)技术指标
《智能建筑没计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6.4.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1)主要技术内容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报警探测器、传输线路,相应联动模块及设
备、区域控制器或集中控制器组成。主要功能是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
术、控制技术,在早期发生火情时提前预警,当火警确认后,通过联动功
能启动相应的灭火系统,将火灾损失减到最小。
(2)技术指标
符合《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智
能建筑设计标准》
6.4.5安全防范系统
(1)主要技术内容
安全防范系统主要通过利用科技手段、综合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
机控制技术等,对所保护的对象采取技术防范措施的手段.包括:入侵报
警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库
/场管理系统等。
(2)技术指标
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6.4.6综合布线系统
(1)主要技术内容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综合布线是所有通讯系统的基础,是网络系统的物理媒质层,它主要为通
讯提供物理链路,分为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
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目前主流为主干采用光纤,
水平及接插件主要采用超五类和六类非屏蔽系统.
(2)技术指标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6.4.7智能化系统集成
(1)主要技术内容
主要通过软件进行信息系统集成,实现综合管理决策。
(2)技术指标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6.4.8住宅(小区)智能化
(1)主要技术内容
通过各种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报警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实现居住环境
的极大改善,目前主要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为住户提供使用上的便利
 及安全保证。
(2)技术指标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6.4.9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1)主要技术内容
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促进了防雷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生产,包括:信号
防雷、电源防雷.接地系统对电子产品尤其通信系统尤为重要,接地系统
直接影响到智能化系统及产品的正常安全运转。
(2)技术指标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6.5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6.5.1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具有安全、经济、操作方便等特点。通常
情况下,当厂房柱头及屋架结构不能利用时,大多数桥式起重机的吊装都
采用此法。
施工时,先将桥式起重机两片大梁运到起吊位置进行拼装,桅杆直立在大
车之间,再将小车、驾驶室安装就位,并把小车捆牢,利用卷扬机牵引,
一次性整体吊装桥式起重机就位。
(2)技术指标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的设计及选用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标
准、规范的规定,桅杆站立位置、桅杆有效高度、桥式起重机回转就位可
能性等因素均须在设计方案时预先考虑。
(3)适用范围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适用于在车间厂房内或露天的大型、
重型桥式起重机的提升就位,尤其适用于在车间厂房内和其它难以采用吊
机吊装的场合。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已形成了—套成熟可行的吊装施工
工法,被许多施工企业在安装工作中普遍使用。如东方电机厂550/250t
x 33m桥式起重机安装工程等。
6.5.2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利用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时,先在设备基础旁立两根桅杆,将
要吊立的设备卧放就位在两桅杆之间,使其上部吊点位于基础上方,底部
座在滑动排子上。提升设备上部,设备夏布跟着水平滑移,使设备整体吊
装就位。
本方法起重量大,且设备吊起后直立、便于安装,吊装过程稳。设备上附
件可在地面全部装好,减少高空作业,加快工程进度,有利于保证工程质
量和安全。
(2)技术指标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的设计及选用应用遵循国家的相关标
准、规范的规定。桅杆一般至于基础的两侧双桅杆的底座中心连线要通
过基础中心,并与设备卧放时的纵轴线相垂直,两桅杆与基础中心距离相
等。设备基础标高一般不大于1.5m。每根桅杆的风缆数目一般为8条,应
按对称的原则进行架设。
(3)适用范围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立式设备,特别是化
工装置中各类重型设备或设备群的吊装。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此项技术解决了在无法应用吊车施工的场所吊装立式设备的问题,在各类
塔式设备的吊装中得到了广范的应用。
6.5.3. 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龙门桅杆扳吊法扳立大型设备(构件)的施工方法,是在龙门桅杆吊推法
和旋转起扳法的基础上发展的,其突出特点是在吊装过程中除卷扬机与制
动索具锚点外,该龙门桅杆(门架)不需缆风绳和锚点,操作简单,  吊装
时间短,设备(构件)上附件可在地面全部装好,减少高空作业,加快工
程进度,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此种方法成熟、先进、高效,使安
全吊装条件有所改善,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2)技术指标
龙门桅杆扳吊法扳立大型设备(构件)的施工方法的设计及选用遵循国
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吊装过程中要用经纬仪监测门架侧向位移,
门架上横梁中心侧向位移≤60mm.门架两底铰前后偏差≤110mm,塔架顶
部中心偏差≤655mm。监控塔架顶铰腕孔与轴的间隙处,不允许在轴的下方
出现间隙,轴的下方应紧贴孔壁。
(3)适用范围
龙门桅杆扳吊法扳立大型设备(构件)的施工方法,适用于施工场地狭窄
 安装场合和各种不同高度直立式设备的吊装工作。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龙门桅杆扳吊法扳立大型设备(构件)的施工方法,  已多次成功地应用在
大型构件与设备的吊装实践中,安全可靠。比较典型的王程有:65m煤制
气火炬吊装、浙江省苍南县海拔近1000m高的鹤顶山上两台N/K-500/40
型风力发电机安装等。
6.5.4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无锚点推吊法解决了在非常狭小的施工现场吊装大吨位的设备或大型构
件的难题。吊推法的门架无需拖拉绳和锚点,其工要工作过程由“吊”和
“推”两种动作组成,故称无锚点吊推法。全部吊装过程一般由竖立门架、
起吊设备、扳倒门架、推举就位、放下门架等五道工序完成。
吊推法工艺先进,省时省工,安全可靠,完全符合优质、高速、低耗的要
求,有着十分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2)技术指标
无锚点推吊法的设汁及选用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此法使
用较矮的柜式门架,对称无偏心受载,无拖拉绳的压力,消除了桅杆起重
机所需要的缆风绳和锚点.一般前吊点位于理论重心的上方3.0—4.5m,
后吊点位于理论重心的下方4.5—7.0m(高设备取上限,低设备取下限),
门架在滑道上的初始位置,应设在设备前吊点外侧0.5—lm左右,两立柱
夹角入=50—100
(3)适用范围
无锚点推吊法适用于施工现场障碍物较多,周围环境复杂,设置缆风绳、
锚点困难,基础在地面的高、重型设备或构件,难以采用大型桅杆进行吊
装作业的场合现场,特别是老厂扩建中施工.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无锚点推吊法工艺已多次在大型设备吊装工程中顺利实施如湖南洞庭氮
肥厂事故排放装置的排气筒和某毫秒炉初馏塔吊装等。
6.5.5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1)气顶法吊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是利用空气为介质,采用提高和保持一定
的空气压力,将大型贮罐顶盖向上顶升,上升平衡、安全可靠,顶升时顶
盖受力均匀,不宜变形。
气顶法吊装具有上升平衡、安全可靠,顶升时顶盖受力均匀,因此构件不
 易变形,与机械方式吊装相比可节省不少机具费用开支,是确保工程质量
且效益明显的一种大型构件整体吊装工艺方法。
(2)技术指标
气顶法吊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的设计及选用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规
范的规定。送风系统、平衡导向系统、密封装置、测控系统均需经过测试,
应备有一台备用鼓风机和相应的柴油发动机组,切实保证气顶过程的连续
性与稳定性。正式气顶升前应进行试气顶升,检查顶盖悬浮状态时的水平
状况,相对高差应控制在5 0mm以内,还应检查顶盖四周的密封情况,防
止过大漏风量。升速以12—14m/h为宜,在打入斜楔铁块的过程中,筒体
内空气应保持一定压力(高于正常气顶压力200—300Pa)。
(3)适用范围
气顶法吊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适用于类似结构形式的贮罐制作安装I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气项法吊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目前在国外已普遍应用,在国内还处于刚
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如上海浦东新区长江边天然气事故气源
备用站2万m,低温罐顶盖,采用气顶升法成功将其沿简体内壁从7.6m标
高处,平稳吹升到34.207m标高处,并顺利锁定就位。
6.5.6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1)主要技术内容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属于一种新的工艺,它采用在罐体内布设液压顶升
机,  自动控制液压顶升。此法机具自动化水平高,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减轻劳动强度,适应性强,容易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王装能够重复使用
因而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2)技术指标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的设计及选用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规
定。整个工装机具包括液压顶升索具系统、液压顶升油路系统和仪表操作
台系统。顶升机由主罐体.Ⅰ级活塞杆、II级活塞杆等构成。设置中心柱
来平衡液压顶升机外罩所受的外倾覆力矩,保证起吊的安全和稳定,并在
组对拱顶罐盖时作为罐盖板组对的支撑胎具。为提高罐壁的刚度,需设置
胀囤。为了操作自动化,在每个液压顶升系统上要装自控阀、液压限位器、
报警装置等。在罐体外要设一台操作仪表盘,用以控制液压顶升机顶升和
下降。
(3)适用范围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适用于类似结构形式的贮罐制作安装工程。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现已在石油类储罐安装中得到普遍应用,如1000m3
拱顶罐安装工程等。
6.5.7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整体结构是由斜承索、牵引小车、斜承索弛度
调控系统、小车提升牵引系统和小车返回牵引系统五部分组成。被吊运的
设备悬挂在牵引小车下,由小车提升装置,沿斜承索向上提升到高空建筑
物上就位,然后再由小车返回装置,将牵引小车拉回到地面。
此法吊升高度高,跨度大,吊运装置简单,操作安全可靠,吊运时斜承索
的松弛度能通过驰度调控装置进行调控,并配有张力指示装置,便于设备
的起吊和就位.
(2)技术指标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的设计及选用应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整个斜承索吊运装置需经过空载、额定负载、超载的试运行测试,
确定其性能良好。牵引小车应在斜承索架设过程中进行挂设,斜承索的长
度必须丈量正确,牵引提升钢丝绳要尽量和斜承索相干行;提升用的卷扬
机应尽可能的布置在该建筑物的顶层,卷扬机必须有足够的容绳量;设备
吊运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地对拉磅(张力指示器)指示读数进行全行程的
监视,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变化情况:应对所有滑车和锚固点进行检查监
视,防止出现锚固点松动及滑车过热等现象。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适用于高耸建筑物上部设备的吊运与安装,如
类似具有足够刚度和强度的电视塔等顶部设备的吊运。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已在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球顶层
288m)热泵机组吊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6.5.8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穆)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目前多采用“钢绞
线悬挂承重、液压提升千斤顶集群、计算机控制同步”方法,其中有如下
两种方式:上拔式和爬升式。前者将液压提升千斤顶设置在承重结构的永
久柱上,悬挂钢绞线的上端与液压提升千斤顶穿心固定,  厂端与提升构件
 用锚具连固在一起。后者悬挂钢绞线的上端固定在永久性结构上
提升千斤顶设置在钢绞线下端。
采用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
确、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著。
(2)技术指标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穆)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借助机、电、液一
体化工作原理,使提升能力可按实际需要进行任意组合配置.计算机控制
同步,可高精度控制提升点间的升差值,不受提升点设置数和提升点间荷
载差异的影响。用钢绞线承重,解决了长距离连续提升要求的施工技术难题
   确定提升的范围,必须同时考虑承重结构(永久的和临时的结构)的稳定性
和构件本身的稳定性。提升形式选择的原则,一是力求降低支承塔架的高
度,保证其稳定性,二是确保构件本身整体提升中的稳定性和就位安全性。
合理确定提升点的数量与位置的基本原则是:切实保证构件(屋盖)在提升
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安全和质量确保前提下,尽量减少提升点数量;单体
设备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选择的原则是:能满足提升中的受力要
求,结构应紧凑、坚固、耐用、维修方便、满足功能(如行程、升降速度、
安全保护等)要求.
(3)适用范围
上拔式(提升式)工艺多适用于屋盖、网架、钢天桥(廊)等投影面积大、重
量重、提升高度相对较低场合构件的整体提升,爬升式(爬杆式)工艺多适
用于如电视塔钢桅杆天线等提升高度高,投影面积一般,重量相对较轻场
合的直立构件的整体提升。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解决了在常规状
态下,采用桅杆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所不能解决的大型构件整体提升技
术难题,  已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建筑工程的相关领域以及设备安装领域。
典型工程有: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澳门蛋)钢结构主桁架整体提升加
滑移、厦门造船厂300tx94m龙门起重机土粱整体提升、上海东方明珠电
视塔钢桅杆天线整体提升、东方航空双机位机库钢屋盖整体提升、浦东国
际机场航站楼(主楼与高架进厅)钢屋架(盖)整体滑移等。
6.6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6.1系统检测
(1)检测内容
所有智能化系统的安装、功能检测。
(2)技术指标
《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报
审稿)
6.6.2系统评估
(1)评估内容
每个智能化系统性能评估,和智能建筑等级评估。
(2)技术指标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上海市《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3)适用范围及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高档写字楼、宾馆饭店,高档住宅小区,北京:发展大厦、首都博物馆、
中华实际坛、北京饭店、北潞园小区等。上海:金茂大厦、中银大厦、东
方城小区等;浙江电力大楼、温岭锦园小区等等。